做记者、当公关、送外卖、教新闻,他对新闻业还有信心吗

李春海 动态中心 3

“我摊牌了,我是外卖小哥,四川大学哲学硕士,前《南方周末》资深记者,做过互联网、公关等,失业超过半年……”2023年3月底,陈涛因年过35岁求职受挫,应聘实习生、道士无果,外卖业进入淡季抢不到单,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吐槽视频,受到舆论关注,成了热搜“985硕士生失业送外卖”的当事人。

做记者、当公关、送外卖、教新闻,他对新闻业还有信心吗-第1张图片-车辆报废_报废车厂_报废汽车回收_北京报废车-「北京报废汽车解体中心」
陈涛,201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硕士。毕业后,他到北京做过几年记者,曾在《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等媒体任职,后来辗转到公司做新媒体、公关等工作。由于失业,2022年年底他做起了外卖员。今年3月,通过投简历,陈涛已入职西安一所民办二本高校,成了一名新闻学老师。从记者,到外卖小哥,再到大学教师,是什么促成了他的每一次选择?他对自己曾体验过的行业有哪些思考?澎湃问吧邀请新闻学老师、前记者陈涛,一起聊聊他的职业与生活。
做记者、当公关、送外卖、教新闻,他对新闻业还有信心吗-第2张图片-车辆报废_报废车厂_报废汽车回收_北京报废车-「北京报废汽车解体中心」
点击图片即可提问

“褪下长衫的人”

@澎湃网友ramuYf:您在哪个城市做的骑手?您的城市单价平均多少钱?您一天能跑多少单?

陈涛:我是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做众包模式的骑手。闪送是10元起步每单,美团、饿了么是4元起步每单,夜间和恶劣天气有补贴,还有一些活动补贴如6单奖励20元这样。一天跑8小时的话能有两三百块,我主要看心情跑,没太固定。

@药师傅:外卖骑手是否已经趋于饱和?现在无人出租车已经在推行了,您觉得配送行业未来可能被AI完全取代吗?

陈涛:“铁人三项”外卖、快递、网约车其实都饱和了,单价和单量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人是无法阻碍科技的发展的,通过历史我们也看到了马车夫没能阻止汽车、火车的普及。

我认为,很多工种会被AI取代,但是这是好事,只是短期内这些岗位上的兄弟们会很惨,这是需要社会和政府共同去解决的劳工问题。

我希望科技能做到尊重人性,真正地“向善”,而不是喊喊口号。从哲学角度讲,科技始终是工具,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挤压人的生存空间,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点我还是希望企业家和社会管理者们能够每天问问自己的内心。

@Jerry831:高端人才去送外卖是否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陈涛:哪有物尽其用、人尽其用的,我们也有娱乐或做无用功的时候。允许一定程度的浪费,这也是一种自由。当然,我也不介意给我分配个哲学公务员的岗位。

@ontheroad9898:后来如何成功找到工作的?

陈涛:一位前媒体人在这边的学校教书,他提供了信息,我就投了简历,经历七道流程(面试、复试、试讲等)后被录用,并通过了三个月试用期转正。

去年我其实就投了很多学校,但是基本上石沉大海。这个时期我还是建议多找找熟人或者比较了解情况的朋友,如果能内推可以避免简历看都不被看到的情况,毕竟很多用人单位的邮箱已经被简历塞爆了。

@杨万李:您是褪下孔乙己长衫的人,对以后师弟师妹有没有好的就业建议?

陈涛:职业没有高低,都是发光发热。尽量干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工作,少在乎外界的建议。多一些技能傍身,并且不断学习和总结。然后眼光要尽量长远一些。

学业与就业 

@zzZ多喝白开水:学哲学能教会人什么?您如何看待文科无用论?(现在看来,学文科对就业确实无用)

陈涛:可以参看我6月份在各短视频平台上发的一条长视频“哲学作为学科”,18分钟长度。哲学、新闻学、社会学这些都是理解观察人和社会关系的向度,有没有用,很看个人。从就业数据上看显然文科是弱于工科的,这个必须承认。但从长远历史看,文科的生命力其实更强,理科的基础学科也是必须的,但工科很多会出现“短命”的情况。在最近四川大学取消的31个专业里,文史哲等并不在其列。

越实用,它的周期就越短,就像人的思维一样,越算计和功利到最后往往适得其反。打个比分,我们现在所有的学生都去读排就业第一的电气专业,四年后会惨不忍睹。据我所知,今年国家电网的招录比已经卷上天了。

最好的状态是,学各种专业、有各种偏好的人都有所安身、有所价值,大家更关心的是自己干得开不开心,而不是赚得多不多。这当然只是一种美好愿景。

做记者、当公关、送外卖、教新闻,他对新闻业还有信心吗-第3张图片-车辆报废_报废车厂_报废汽车回收_北京报废车-「北京报废汽车解体中心」

@爱很疯:我关心的是,陈老师的学历和资历远超很多学校老师,为什么难以找到工作?高学历高认知怎么和实现经济变现挂钩?

虽然学习文化知识和赚钱是两套思维,但我们受教育的过程,是不是缺失了关于“一个人怎么通过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谋生存之路”的培养?

陈涛:职业教育更偏向于技术和就业,普通高等教育更偏向于通识教育。大学是该培养功利性或工具性人才呢,还是长远但是默默地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比如价值观)呢?

如果想毕业后直接好就业或者变现,其实读技校合适。找工作的问题,真的比较看时期,十年间的变化非常大,我毕业的时候很少听说找不到工作的,考研考公也很容易,至少我和身边的同学几乎都是一次性考上的,都没听说过失业率这东西,我还发过一期视频说“不卷的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

新闻行业与新闻学 

@奔跑吧阿泽:为何不再从事新闻行业,或者继续在新闻行业求职?是一种什么样的考虑让您离开了新闻行业?

陈涛:主要是为了谋求更好的个人发展,当然谁也无法预料其他职业方向是不是就会好,搞不好还得送外卖。新闻行业在全球都有肉眼可见的下滑和裁员趋势。我之前做的是传统报刊记者,前些年确实也随大流转战了发展更好的互联网和公关行业。这其中转型最阵痛的还不是报刊人,而是那些电视台、电台的人,川大甚至在最近还取消了广电专业。但是新闻行业会一直在,这个既重要也必要,现在我是新闻学的老师和研究者,我也会一直关注、关心这个行业,就像我也一直没有离开摇滚、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这些爱好一样。

话说回来,在新闻这个行当,我是少有的完整地经历了自学新闻(非科班),做新闻,自己又成为新闻,最后再教新闻这么一个链条的人。每一次角色转换,看到的景象都很不一样,比如成为新闻人物的时候,我才看见来采访我的前同行们,他们在新闻伦理上、私域和公域的边界处理上的问题。

做记者、当公关、送外卖、教新闻,他对新闻业还有信心吗-第4张图片-车辆报废_报废车厂_报废汽车回收_北京报废车-「北京报废汽车解体中心」

@Stotinka:网络新闻造假,夸大、掩盖事实等现象与新闻学有关吗?这个学科的行业价值观是否得到了广泛认可呢?

陈涛:在信息透明化的网络时代,谣言反而变多了,我认为这跟没学好新闻学,以及当下文科不被重视乃至被鄙视有很大关系。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网络上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站队,而站队是最简单、粗暴和非理性的做法,是偷懒,是不求深入分析和追究。这个学科和行业也有一些割裂,大部分高校的新闻学老师就没干过一天新闻,当然大部分正规媒体机构(非自媒体)也只在乎流量。

这十多年,新闻行业其实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传统媒体衰落,网络用户自生产模式崛起。我刚毕业那会儿,传统媒体有着很深的精英色彩,把新闻产品投喂给大众。目前,行业的价值观经常受到质疑,我也遇到过仅仅因为在《南方周末》工作过,就被网友骂的情况。

我个人的话,至今还是喜欢看一些深度报道,看快讯新闻时我也会判断信息源,我还是相信大媒体机构的专业性与事实核查机制的。

@阿虾大侠:您认为新闻还有必要学吗?毕竟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源。

陈涛:我认为更有必要学新闻学了。在新闻传播的路径里,有一种叫“噪音”的说法,会阻碍或削减信息的传播。在人人都是话筒的情况下,更应该辨别真伪与核实信息源。事件是复杂的,人性更复杂,群体很容易极化且变得非理性,站队有多快,打脸就有多狠。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我认为大众也可以看看新闻传播学的东西,提升下自己的认知和辨伪存真的能力,可以看看《后真相时代》《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等书。

做记者、当公关、送外卖、教新闻,他对新闻业还有信心吗-第5张图片-车辆报废_报废车厂_报废汽车回收_北京报废车-「北京报废汽车解体中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