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清华财经新闻论坛在华盛顿召开

李春海 百科 2

2024清华财经新闻论坛在华盛顿召开-第1张图片-车辆报废_报废车厂_报废汽车回收_北京报废车-「北京报废汽车解体中心」

  2024清华财经新闻论坛在美国华盛顿举办

  当地时间11月15日,2024清华财经新闻论坛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国家记者俱乐部(National Press Club)成功举办。论坛以“美国新一届政府下的中美经济动态:中美媒体观察(China-U.S. Economic Dynamics in the New American Administration: Media Perspectives from Beijing and Washington)”为主题,邀请中美媒体代表和学界专家围绕经济报道议题展开讨论,共同探讨两国对话与合作交流的可能路径。

  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主办,清华全球财经新闻项目和经济传播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经济传媒协会协办并提供专业指导。

  美国国家记者俱乐部主席Emily Wilkins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她介绍了美国记者俱乐部的发展历程与整体情况,并表示中美经贸关系是美国各界长期关注的焦点议题之一,本次论坛对新一届政府下的中美经济动态进行展望恰逢其时。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教授代表主办方向出席论坛的嘉宾表示欢迎。他认为,国际形势日趋复杂,财经新闻报道将越来越多地聚焦于具有挑战性的议题;关注这些重要议题,也是在关注全球经贸格局的演变以及各国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表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高度重视专业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未来将进一步依托一流团队,为推动经济领域的媒体对话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全球财经新闻硕士项目主任、经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杭敏教授介绍了论坛情况。她认为,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通过交流加深相互了解、在对话中寻求共识,是解决争议和推动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清华财经新闻论坛首次在海外举行,这不仅是大选之后中美两国探讨如何在经贸媒体领域加强合作的重要机遇,也提供了双方增进理解和信任的宝贵契机。论坛开幕式由清华全球财经新闻硕士项目联合主任Rick Dunham主持。

2024清华财经新闻论坛在华盛顿召开-第2张图片-车辆报废_报废车厂_报废汽车回收_北京报废车-「北京报废汽车解体中心」

  2024清华财经新闻论坛与会嘉宾合影

  论坛共设三个圆桌议题,与会嘉宾围绕中美两国在经贸政策、前沿科技、虚假新闻、可持续发展报道等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了讨论。

  美国记者俱乐部前主席、《商业周刊》主编Doug Harbrecht、彭博新闻社经济数据主编Scott Lanman、CGTN北美评论栏目《热点》主持人Anand Naidoo、Sightline传媒集团高级执行主编Cary O’Reilly等发表了主旨演讲。美国纽约城市大学(CUNY)新闻学院财经新闻项目主任Jane Sasseen、《纽约时报》特约撰稿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财经新闻教授Leslie Wayne、美国《政客(POLITICO)》新闻网站社论撰稿人Kristiina Helenius、CQ Roll Call财经科技记者Mark Schoeff Jr.,以及新华社、CGTN、东方卫视、凤凰卫视、《财经》杂志等媒体的驻美记者出席论坛并发言。

  论坛第一场圆桌讨论以“中美经济动态的复杂性透视”为主题,由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盛顿项目主任Todd Gillman主持。与会嘉宾围绕中美经贸关系发展趋势、关税贸易政策走向,以及重启贸易战带来的可能后果展开了深入对话。Doug Harbrecht在主旨发言中表示,新一届美国政府或将对多个国家实行普遍征税,其中,对华关税将成为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重点。他认为,美国希望拥有贸易伙伴,而贸易战则必将成为一场零和博弈。

  在平行发言中,《纽约时报》特约撰稿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财经新闻教授Leslie Wayne认为,中美贸易议题中的负面叙事将会带来严重后果,我们需要澄清误解和偏见,通过合作沟通增进了解。东方卫视驻美国白宫记者Ching-Yi Chang围绕美国选民情绪与政府贸易政策等议题发表了看法。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王子辰就美国贸易赤字和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等议题发表了观点。《财经》美国分社社长金焱和FT专栏作者Ivy Yang对美国贸易政策,以及贸易战对美国消费者购买力造成的负面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第二场圆桌讨论以“虚假新闻挑战下财经新闻报道的责任坚守”为主题,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研究生项目主任匡恺副教授主持。CGTN北美评论栏目《热点》主持人Anand Naidoo在发言中表示,中国正积极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财经新闻报道应持续关注并深入分析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地区的经济动态。彭博新闻社经济数据主编Scott Lanman例举了中美在经济数据呈现和发布方式方面的差别,指出相互理解和共同学习是增进共识的基础。

  在论坛发言中,凤凰北美发稿中心主任鲁韬认为,当前,中美商界之间的沟通与对话有待进一步加强,财经新闻报道应更加关注商业领袖的决策与动向。美国纽约城市大学(CUNY)新闻学院财经新闻项目主任Jane Sasseen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炮制虚假新闻的最新案例,并强调了在财经新闻领域甄别虚假新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Initium Media首席执行官Jin Ding提出,缺乏真正了解中国的记者是当前美国涉华财经新闻报道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清华大学经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杭敏教授分享了清华在推动学界业界交流和推进中外媒体对话中的创新举措。《外交政策》自由撰稿人Eric Fish认为,当代青年群体倾向于通过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获取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传统媒体必须积极适应这一变化。

  第三场圆桌讨论以“数字时代的财经新闻变革”为主题,由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盛顿新闻项目主任Gilbert Klein主持。Sightline传媒集团高级执行编辑Cary O’Reilly、CQ Roll Call财经科技记者Mark Schoeff Jr.围绕中美ESG发展现状及报道特点进行了深入交流。清华大学全球财经新闻硕士项目联合主任Rick Dunham和新华社驻美国华盛顿记者邓仙来围绕中美关系的前景进行了分享,并探讨了媒体在中美关系塑造中的作用与影响。前《北京周报》视觉设计总监Pam Tobey、美国《政客(POLITICO)》新闻网站社论撰稿人Kristiina Helenius,以及Barrons China前编辑李成章分别围绕数据可视化工具在财经新闻制作中的应用、社交媒体时代财经新闻报道面临的挑战,以及美国媒体对中国科技公司的报道特点进行了交流分享。

  在论坛最后,杭敏教授与Rick Dunham进行了总结发言,与会嘉宾一致认为,论坛具有很好的启发价值,从中美媒体视角深入研讨“美国新一届政府下的中美经济动态”议题,对于准确把握中美经贸关系发展走势,深度理解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清华财经新闻论坛于2008年设立,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六期。论坛始终紧扣时代主题,聚焦财经新闻报道和经济传播中的热点议题,成为了财经报道与经济传播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重要交流平台。本次论坛在海外召开,通过搭建中美媒体对话桥梁,开启了中美两国学界业界推进沟通交流、消弭误解和寻求共识的新篇章。(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