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轩宇:中国市场不断发展,对投资者多样化需求也会增加

廖若晨星 心得 16

专题:中国国际金融论坛-香港峰会

石轩宇:中国市场不断发展,对投资者多样化需求也会增加-第1张图片-车辆报废_报废车厂_报废汽车回收_北京报废车-「北京报废汽车解体中心」

  “中国国际金融论坛·香港峰会”于2024年11月20日在香港举行。亚洲证券业及金融市场协会首席执行官石轩宇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石轩宇: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中国国际金融论坛·香港峰会。我要感谢主办方尤其是联合组织者:上海金融协会、上海国际经济研究所、上海国际研究所、香港中国证券协会和澳洲政策研究所有限公司。

  ASIFMA是一个独立的地区性行业协会,代表卖方和买方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我们的会员包括160多家领先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市场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我们在欧洲和美国有姐妹组织,在全球范围内也有我们的使命。我们是独立运营的,有自己的管理和董事会。

  我们的使命是促进流动性强、深度高和广泛的资本市场的发展,为整个亚洲经济体的可持续增长提供资金。

  作为我们宣传工作的一部分,我们会开发思想领导力的文章,来确定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方式。比如,去年6月,我们发布了中国资本市场白皮书,里面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建议。同月,我们和毕马威共同撰写了一份关于中国养老基金市场的白皮书,为中国养老基金市场的改革提供了视角。因为中国正准备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在过去三十年左右,中国的资本市场经历了非常深刻的增长。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市值已经从1996年1月的约406亿美元增至2024年9月的约12万亿美元。这是CEIC的数据。

  去年年底,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超过了155万亿人民币也就是21.6万亿美元——仅在过去10年里就增长了5倍多。这是NAFMII的数据。

  值得强调的是,各种互联互通计划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包括沪港通、深港通,尤其是今年是沪港通的十周年,方便全球投资者更容易投资中国a股市场,同时让内地投资者更容易获得香港上市的股票。

  现在北向股通的日均交易量约为2569亿人民币,比起2014年刚刚推出时的日均交易量17.7亿元增长了200多倍。

  我们非常荣幸能够从股票通首次宣布之日起就参与了它的发展,我们的买卖成员和三家证券交易所和两地的监管机构密切合作,确保它能够顺利推出和持续发展。

  我们也需要更加关注更多民众的财富投资将会投资于比银行存款带来更高的创新资本回报的产品,包括共同基金、ETF、养老金和退休产品以及保险产品。

  如果我们看看股市,目前它在提高中国广大人口的回报方面只发挥了很小的作用。只有约7%的人口投资于股票市场,他们要么是直接投资,要么是通过退休账户,这一比例在日本是15%,英国为33%,美国为55%。

  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这种情况将不得不改变。政府已经做出了一些基础工作,采取相应措施改善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今年7月修订了《中国公司法》,这些修正案旨在加强股东权利,增加董事和管理层问责,并执行更严格的出资要求。

  还有类似的一些提高股东回报的做法,在过去两年间也使得日本股市的表现比较好,韩国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

  随着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我们也看到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在岸股票市场的参与也在增加。

  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对冲基金、主权财富基金、捐赠基金)等等占中国股票资本市场的20%。这是Wind网站的数据。相比之下,在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中这些公司约80%的所有权归属于机构投资者。

  当散户投资者主导市场时,由于许多散户投资者普遍追求短期利润,市场的波动性会增加。

  其他市场的经验告诉我们,市场参与者越多样化,对市场越好。因此,不仅应该有更多的机构投资者,还应该有更加多样化的投资者,包括做市商、对冲基金和高频交易者,他们都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市场流动性。 

  中国市场不断的发展,对国内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也会增加。前面提到的“中国养老金改革”白皮书中,我们建议进一步放宽对养老金产品的合格投资类型,更高的多元化,包括更多的海外产品,将有助于养老金储户获得稳定的、长期的风险调整回报。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以及内地和香港基金互认及大湾区财富管理连接计划,已帮助满足内地及香港投资者通过进入对方的市场,来多样化他们的投资。通过扩大对除了香港以外的其他市场上的投资产品的获取,可以进一步实现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比如UCITS基金在欧盟注册,全球销售。以及像香港交易的国外EFT,如果香港证监会授权或在香港上市的海外产品,可与香港注册产品一样方便内地投资者开放,也会鼓励这些海外产品到香港来,有助于香港提升它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我们也认为,引入退休金连接计划,也可以帮助内地退休人员多样投资向香港退休人员提供的产品,反之亦然。

  看一下沪港通的未来,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开展密切合作,促进内地和香港的增长。这样发展包括沪港通之下的大宗交易。比如2023年8月获得了中国证监会和证监会的监管批准,但还未实施。

  大宗交易的能力为资产管理公司和其他市场参与者提供了许多好处,它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大型交易对价格的影响,并防止意外的市场信号。与拍卖市场交易相比,它在定价和时间上更加确定。

  上海、深圳和香港证券交易所一直致力于实施大宗交易,该行业热切等待其最新进展,因为我们理解管理不同的监管制度和期望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挑战。

  推进这个进程的方式是在试点基础上尝试沪港通下的大宗交易,允许不同的离岸投资者之间进行北上的区块交易,保持股票连接计划的闭环安排。

  我们还认为,股票连接的未来增长将取决于更多对冲工具的可用性和风险。2021年8月推出的MSCI A 50指数期货合约是朝着这个方向非常积极的一步,它也为对冲a股风险敞口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在此之前只能使用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才能实现。

  从事股票借贷的能力将是另一个受欢迎的对冲选择。技术上,股票借贷SBL可以通过沪港通来实现,但实际上没有这样做。交易资格仅限于交易所参与者,而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是由全球托管人持有。

  刚刚也提到中国的股票市场经历了巨大的增长,到2023年底,中国的债券市场未偿还的余额超过155万亿人民币,其中外资持有的比例仅有2.5%,主要集中在政府债券。比起大多数中国的同行相比,这一比例还是较低的,突显了巨大的增长空间和发行人与投资者的机会。

  近年来高起的美国利率抑制了全球投资者持有中国国债的兴趣。但美联储最近降息的举措将为中国发行人重返国际市场,并且多元化融资来云提供一个重要的机会窗口。

  从投资策略的角度来看,人民币计价债券与发达市场债券的相关性较低,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好处。

  作为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凭借它有吸引力的主权债券评级,以及中国债券,尤其是政府债券,应该是投资者比较追捧的投资。但它们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将大大增强,因为它们具有对冲和融资这些资产的能力,并将它们作为海外抵押品的能力大大增强,因此,要扩大使用对冲工具,尤其是期货,以及回购和证券借贷等融资工具将非常重要

  我们非常高兴PBOC/SAFE已经就回购市场开放了,并且向业界咨询了意见,为ASIFMA和其他公司提供了一个机会。

  除了对冲工具外,外国投资者将期望国际文件中得到明确认可,GMRA文件回购协议的可执行性,作为加强违约、破产和争端解决机制的整体努力的一部分。

  典型债券市场仍然具有吸引力。然而通过使用市场投资者基础多元化来支持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香港作为典型债券的大部分发行人和投资者都是中国人,这也可以通过扩大与南向债券通投资者范围,并且允许更多托管人和做市商加入计划中。顺便说一下,这些建议已经包含在我之前讲的ASIFMA2023年中国资本市场白皮书中,

  香港的作用将对进一步发展内地债券市场起到关键作用。它不仅是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而且是人民币资产融资的国际中心,以及与关键的国际市场基础设施和抵押品代理的联系纽带。

  香港是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香港可以加强它作为流动性提供者的作用,旨在促进获得陆上和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包括通过预期的回购连接计划和宣布的中国政府债券(CGB)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的资格,香港经管局的流动资金安排。

  这些最新进展,加上CGB对北上交换连接保证金的资格,是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国际化和人民币更广泛采用的一个重要步骤。

  为了在香港和国外更广泛地使用,香港和内地市场基础设施应利用新的CMU-Omniclear治理结构带来的机遇,探索与双边抵押品和三方代理、国际市场基础设施,以及其他机构之间的联系。与战略走廊的各方合作,比如联系中东的走廊。

  展望未来,如果中国要在2060年前实现经济脱碳的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将要求中国更好地利用基于市场的解决方案。根据世界经济基金会的一份报告,要实现这一承诺将需要大量融资预计17至22万亿美元。这是2020-2060年期间的。

  中国的合规市场(或ETS)是世界上最大的,但在市场参与者和金融工具方面,它仍然相当严格。ASIFMA认为,一个统一的全国市场将受益于金融中介,这些将促进价格发现、流动性和完整性。这一点在欧盟和英国已经得到了证明。换言之,市场的参与应从监管的实体扩大到包括金融机构。

  自愿碳市场(VCMs)也具有巨大的吸引投资的潜力。通过允许海外人员参与中国认证排放计划,能够为更多外国投资者打开大门,促进与碳减目标相关产品以及和服务相关的“一流”技术的发展。

  除此之外,通过将中国自愿碳市场与核心气候(HKEX平台)等国际平台联系起来,并且允许通过中国减排证书(中国认证减排证书)在离岸平台上进行交易和销售,让我们展望这些市场如何继续蓬勃发展,并为中国下一阶段的增长和发展作出贡献。这也包括向碳中和过渡方面。在我们协会,我们期待借助会员的集体经验和市场知识,让我们都得偿所愿,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